出生到两岁,陪玩总结
为什么养孩子那么烧钱?为什么会产生中产教育焦虑这么一个热点,每个月好几万花在孩子的教育和玩具上都害怕不够?我认为根源之一也许是不知道到底应该往哪里用力,所以就什么都想试试。
玩具、绘本、早教、游泳、芭蕾、英语、数独、乐高…其中任何一种如果不尝试一下,而谁谁家孩子都去上了,都会担心孩子会输在起跑线。如果不是精准打击,而是撒胡椒面,那当然多少钱都不够撒的,还别提孩子在这种消费主义的培养模式中会有么无所适从多么身心疲惫。
设想一下莫扎特,如果他爸爸不是发现他是音乐的料,每天只让他弹琴,而是周一拖着他去上击剑、周二绘画和骑射、周三宫廷舞蹈和击剑、周四拉丁文童子功和绘画、周五演讲和钢琴、周六法语和礼仪和钢琴,周日上午上教堂,下午又该去绘画课了。那么世间还会有莫扎特吗?
哪怕那么强大的天才也经不起这么分散注意力和折腾吧!
买一千双鞋子,最多是放在柜子里落灰,但在孩子稚嫩宝贵的童年给孩子买1000个玩具,报几十门课,消耗掉的可是孩子真实的生命,这个生命不是一个鸡汤词,而是指实实在在的好奇心、注意力、自主思考的能力、以及对某种事物发自内心的持久而专注的热爱…
1
低幼的玩具
先从低幼说起,为讨论方便,暂以3岁为分界线。
3岁前孩子还上不了乐器、舞蹈等具体技能的培训为一个阶段。3岁后为另一个阶段。现在大家不管是否了解研究和理论,大体上都是同意孩子应该从玩中学,并将其视为一个常识。
但问题是,跟任何词一样,“玩”是一个多义词。这个字到底是什么意思?可以说对“玩”的两种理解,形成了天差地别的两种教育模式,也衍生出同样具有根本差异的两种产品,包括玩具和有形无形的课程产品。到底把钱,以及更加稀缺的资源——孩子的生命力花在哪一边,就靠大人用心甄别选择,甚至克制自己投射的物欲冲动。
一种是站在孩子角度,以孩子为主角的“玩”。
蒙台梭利教育将孩子的玩耍称为工作,实际上对于孩子来说玩耍就是严肃的、最值得在意的事情,就像吃饭一样天经地义的事情。而大人由于大生产和科层制对个体的社会化/异化,会将谋生和游戏割裂,从这二者中都得不到深刻而持久的乐趣。游戏是一种自然产生的生命活动,通过反复演练,将自己从环境中区分出来,了解自己的能力,并且形成对自我的认识。
在玩耍中哪怕是很小的婴儿,哪怕对这个世界一无所知,有真正用途的物体,或者真实存在(而不是为了专门为取悦孩子而设定)的物体,对孩子都有很大的吸引力,不亚于玩具,比如勺子,擀面杖,栏杆、书本…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这样的物件凝结了人跟环境的真实互动和联系,一个勺子背后有一整套的进食动作,以及我们的身体构造。
比如勺子为什么不是方的,不是三角形的?这跟我们的手和嘴的构造与角度有关。由于真实,所以丰富多样,因此让孩子着迷的其实不仅是物体的外部样貌,而更是它所凝聚的多样的意图和操作动作。自然形态的物事也是一样,其中凝结了大自然更多生命和运动的形态。
物体和人的无尽关联,构成了人的知识。婴儿的知识来源于以感官看听,以及动作如触摸,等感知运动,从而在大脑中产生这些东西是什么的印象,以及什么动作会影响和塑造它们的动作-反馈模式。
2
婴儿对自我的认识
婴儿一开始甚至不认识自己的手,因而也不认识自己,TA所有的只有嘴部寻找反射。婴儿挥舞着小手,而不会控制,也不认识。TA是从用小手碰触了悬挂的小玩具,发现它会动,停下后,用小手再碰,它又会动起来。
这就在婴儿的脑子里形成了一个模式,之后TA会把这种碰触——动——停——碰触的模式用在各种地方去验证,比如TA又会碰触一个搭好的积木塔,让它倒塌,原来我的手能做到这件事!反复重复这些动作,并且看到结果,这个动作-反应模式的建立过程会让婴儿非常开心。(对于大人也是一样,回想一下,除了转瞬即逝的爽,什么能带给你发自内心的持久快乐?是沉迷于刷剧和游戏的时候?还是当你发现自己能唱好一首歌、能练出腹肌、能烧好一道菜、能做好一件事的时候?)
碰触—倒塌这类基础模式会像搭积木一样搭建起来,最终搭建成一个大的整体模型,成为TA的心智,将来TA的性格、学习能力、人际能力都发源于此。
婴儿通过自己的动作,开始构建起对自己和世界的了解。游戏的本质就是从不断重复和创造性的体验这个过程,从中得到快乐。这种快乐的来源是来自对周边环境越来越完整的认识,通过自己的实际体验认识的世界,而这种体验又一步步构成了自我(原来这是我的手!原来我能推倒一座塔!),而自我构建也就是今天所稀缺的“意义”。
随着认识越来越完整,构成了一个更大的关于世界和自我的模型。语言能力发展前后,孩子开始理解符号和范畴,建立抽象概念并开始更复杂的模型构建。但在那之前,也就是皮亚杰所说的第一个阶段,感知运动运演阶段,就是基本的通过动作和感知来构建自我/世界的阶段,是后面语言和抽象阶段的基础。
根据以上原理,低幼玩具主要应该鼓励孩子多用自己的动作,去探索环境,从这个过程中认识环境和认识自己。
了解了玩耍的原理和目的以及快乐的来源,我们就可以用它来画一个图,一个渐变的连续的光谱标尺。(如下图)
可塑性的意思是说游戏/玩具的玩法是不是丰富,这个玩具是不是能根据孩子的多样的动作做出同样灵活多样的反应。而不是说像按按钮,无论怎么按,只有一种反应。这就是低可塑性。而沙子泥巴,孩子之所以爱玩就是因为孩子手部的再轻微的动作和力度变化,沙子泥巴都能被塑造成不同的样子,所以是高可塑。
限定程度,是说玩具中包含的游戏规则,有的玩具有明确的规则设定,比如按按钮发声玩具,就只有一种预先由玩具设计者设计好的玩法,就是按按钮发声。玩的方式被限定了。
如果脱离这种限定的规则和目的,这玩具的部件是无法表达其他意图的。而低限定玩具,比如乐高等积木,就可以有非常多的拼搭和组合,可以灵活体现孩子的想法,就是低限定程度。沙子泥巴和水的限定值就更低了。
游戏中的语言成分。不是说语言输入不好,而是说低幼阶段的游戏和玩具不应该靠语言的描述和内容去和孩子互动,而应该是依靠孩子自己的感知运动来交互的。
3
3岁前的玩具基本都可以以这个轴线来衡量
第一类低可塑高限定玩具:往往就是那种你觉得好玩的玩具,又会闪光又会唱,blingbling好热闹,可是为什么孩子玩三分钟就再也不想玩了?
这类玩具本质上都是要根据既定的设定,体现为一个简单动作得到确定的结果。如按按钮,得到某种刺激反馈,通常是某种快感,如闪光和声响。再按按钮,再次得到刺激的简单条件反射。说它简单,是因为孩子不论以什么方式按按钮,都会得到同样的反馈。不管闪得多热闹,能够生成的回路有多少呢?一条。
进阶的是设置好几个按钮,对应不同的音乐和机关。如:小莫扎特音乐盒;面包超人六面体一类的,这几个还是同类中最好的。不是不能玩,是乐趣有限。很多家长抱怨孩子对玩具的喜爱只有三分钟,仔细观察一下,孩子很快玩腻的都是这类低可塑性玩具。
当然,现在玩具厂商都不是吃素的,高设定性的玩具可以设定得非常复杂,看起来很有意思,需要孩子以不同的动作去操作。比如下面这些百宝箱类玩具,都算是同类玩具里做的最好的了。
因为设定更为丰富,所以相比之下,能吸引孩子更久一点。从三五分钟热度,延长到了三五天,甚至一两周。但是只有高限定玩具能做出花头,卖高价。
因为家长认为功能越多,花样越多,对应的培养的孩子的能力就越多。但这些特征和能力是以缺乏内部有机联系的方式堆砌在一起的,脱离了真实的环境和人的活动,所以其实并不能真正利于认知模式的建立。
通常这类玩具都在500-1200人民币之间,你卖泥巴和沙子,就是卖上天,也不可能卖到这个价。而且因为孩子很快会失去兴趣,就得经常买,每个月买一个的频率买泥巴沙子蜡笔,可能吗?
这还是取悦家长的商业逻辑。不过虽然很快会腻吧,自己家的从来不玩,可孩子出去看到游乐场或者别的孩子家有,还是会表现得很感兴趣,因此也是不得不买的。
高设定玩具还延伸到了孩子的其他活动中。比如推推乐(现在的儿科医学不提倡孩子用学步车了,所以大厂商们做的都是推车)。说实话,娃不会因为一个玩具上面的机关越繁复,就变得越聪明的。再多机关,也是单一反馈。
更重要的是,如此繁多的颜色、声音和形状以及任务,跟走路这件事有什么关系呢?而认识的本质在于建立联系,无联系的特征简单堆砌并不能增加认知能力,反而损伤注意力。这种缺乏有机联系的感官刺激,本质就是娱乐。
然而在孩子的认知构建中,第一种复杂的还不如最后一种,因为孩子可以自己选择拿这个东西“做什么”,自己将这个“车”和“我”以及其他事物相联系,自己构建起多种丰富的场景。
这位小朋友从来不愿意按照设定的玩法推着走,而是要站在上面兜风。
后来这个小车又成了马车,她坐在里面,指挥我们拖着她满家转着,吃点心唱歌。
同理,各种花式电子琴,很可爱吧!融游戏于音乐中,但那很可能只是大人的一厢情愿。面超这个琴我自己特别喜欢,专门从日亚买来,可是小树努力拔了几次面超电子琴的人偶,发现拔不出来,就再也不碰了。大人设定的游戏规则是,孩子弹琴,看到玩偶/星星弹出,就会开心。
可孩子要是不想搭理你这个设定,想按自己的目的和逻辑玩呢?第三个小手鼓也是我很喜欢可孩子不大买账的。内置了很多音乐,很好听。
拍小鼓又有猫叫狗叫等七八种可爱声音,喜欢了有几个月吧,不过玩的频率很低,好几天拿出来玩一下,后来是几周玩一下,绝大多数时候是落灰。
再进阶的是第二种:中可塑、高限定。
孩子可以有更多选择,获得内容较多的反馈,但回路仍然是单一的。如点读笔,各种早教机。这些更适合已经进入语言和抽象运演阶段的孩子。对于低幼孩子来说,操作和反馈仍然是单一的。
在语言活动中,人际对话才是互动,按按钮听到语音,和看电视一样,是没有语境的被动接受,无法根据孩子的反应交互。因此回路仍然就只有一条:按按钮,发声音。而且在感知运动阶段,单向灌输太多语言性的内容,其实是一种浪费,浪费了孩子从感知和动作中构建心智的最佳时机。
前两个类别的共同特征,
因为无法理解那些声光电玩具的原理,带给孩子的是不是更多探索的欲望,而是无法知道原因的无力感,和被动被愉悦的习惯。
划重点:刺激和反应需要取得均衡!反应就是孩子吸收和纳入自己概念结构,进行自我构建的反应。如果刺激的多于能够吸收的,就会弱化孩子的反应能力。
比如,按按钮就放出完全一样没差别的音乐,加上跟音乐和手指都没有直接关系的灯光…
或是以不同的方式和不同力度拨琴弦,发出不同音色和音高的音乐,哪种更能帮助孩子理解声音的来源和自己的手指呢?
当然不是说这些玩具绝对不好,千万别碰。只是说,低幼阶段,还是直接能观察到事物的关系的玩具更好。
比如著名的猫咪电子琴,大孩子玩这个当然很好。
但小孩子拿不同材质的东西到处敲敲,体验各种声音怎么发出来的,更好玩。
4
II. 光谱的另外半边(你觉得好像不怎么好玩的,为什么孩子却玩得停不下来)
典型:基本的、简单的、结构和功能一目了然的玩具。由于玩具是最基本的物质形态,因此可以做更多种尝试,给孩子的反馈也更为真实多样。
绕珠串珠
绕珠类玩具太多了,举几个典型的。前四个都是Manhattan toys 这个牌子的,顾名思义,都是原子构造(名字来自二战时美国研发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这个点选的也是够诡异的)。我个人特别喜欢,但小树不喜欢。我给她买了第三个,是用很紧的松紧带连在一起的彩色木质球,手感和色彩都非常棒,可是娃几乎不碰。后来发现她是嫌松紧带绑着没法玩。剪断之后变成一个个小球球,她就非常喜欢了。拿进盒子里又拿出来,用叠叠塔的小碗装不同的球球,能自己玩好久好久。最后一个是宜家的绕珠,可能也是觉得太受限制,所以不爱玩。
叠叠塔是最好的一段玩具之一。
这是一个很大很重要的玩具门类,各大厂商都有很好的产品。好的叠叠塔能从两三个月玩到一两岁,每天玩都不会厌烦。产品宣传说可以锻炼观察能力、色彩大小、排序,手眼协调,精细动作等等能力。当然最根本的还是这种玩具低限定、高反馈,简单而且玩法多,所以对孩子有持久的魔力。
每个品牌都做叠叠塔,但不是越贵越好。就举两个例子来对比,第一个是Btoys的,除了颜色和大小的差异,花纹是一样的。而第二种是宜家的姆拉,就是特别优秀的产品。每个套碗的细节都有丰富的变化,还有不同的纹理可以让孩子去触摸,有的套碗下面还有数量不一的眼,可以看到不同水流的漏水。光是这些细节,已经能让婴儿非常着迷了。价格呢?第一个一百多,第二个不到十五块,越贵越好是消费主义的逻辑,不是孩子的逻辑。
叠叠高因为没有做什么限定,所以可以构成任何场景,如火箭上天、飞车跳塔、城堡、变魔术猜猜在哪个下面,给不同的毛绒玩具换帽子戴等等,玩法非常多。
每次推倒这个塔,小树都会无比开心,所以为了推倒塔,小树卯足劲向前,一下子就学会往前爬了。
叠叠高算是一种初步的积木,而积木又是一个大类。总体来说属于低限定的高可塑性的,但这个大类的内部也有不小的差异。低幼的入门积木里最著名的是btoys的软胶积木:颜值高,形状色彩丰富,还会吱吱吱发声音,软的,不会磕碰孩子。搭法也很丰富。小树的最大乐趣是叠叠高、推倒和踩声音。
5
积木的玩法
进阶积木:hape的森林积木;乐高德宝;鲁班塔,btoys软胶积木等各种积木
其他的3岁前孩子适合的积木大致就是木质的积木和乐高了。
木质积木要小心不要买到密度板废木料做的积木。真正的实木并不重,而且是有木质清香的。但那些密度板做的积木,很重很压手,有一股刺鼻的,不是油漆味的味道。油漆中的苯很容易散去,就没什么污染了。但密度板中的甲醛可没那么容易挥发干净。国产积木就要小心鉴别,买之前问清楚材质。价格非常便宜,语焉不详的“木质”,很可能是密度板的积木。
搭建类积木肯定绕不过乐高。低幼的乐高就是德宝系列。大颗粒好抓握,但对一岁的孩子来说,对准那四个颗粒,自己独立拼插还是不太容易的。我们的玩法就是我搭,娃推翻和拆开,她高兴就好。
或者根据我们讲的故事里的内容,做一个东西出来,也让她特别开心。比如讲诺亚方舟的故事,就拼个诺亚方舟出来,让她高高兴兴地拆掉。再做一个,再拆掉…一下午就过去了。
学会爬,后来又努力手膝爬的动力是可以前去搞破坏,以及更方便地搞破坏。
学会坐是为了稳稳地坐好,从容地拆迁。
她大概到一岁半开始可以自己对准拼插起来,现在不到两岁才可以和妈妈一起给动物们盖一个家。什么动物住在哪,哪里是门哪里是屋檐,已经有很明确的想法,一边碎碎念一边搭。
可以说全程陪伴和见证了一个孩子的漫长成长。每天重度使用,没有厌烦的迹象。
简单没什么提示的积木,需要更丰富的想象力才能构建起场景,难度就比较大。孩子不是太容易喜欢上,也就是垒高高,重复几次之后兴趣就不大了。
带一些提示,比如这两种,但又没有规定的摆法,这样玩起来花样就多,兴趣持久。
相比上面那种仅有正方体立方体等五种形状的积木,这两种积木的形状比较丰富。小树一边搭,一边碎碎念,这个是妈妈(细腰那个圆柱子)、这个是爸爸(另一根细腰圆柱子)、这个是娃娃(星星月亮的小圆柱)、这个是姐姐(想象出来的姐姐,就是画着螺旋花纹的圆柱子),妈妈在这,爸爸在这,姐姐在这。
如果是必须拼成某种设定好的样子的,那就不太好玩了。高限定积木就是每一块积木基本只有一种设定好的目的。屋顶就是屋顶,柱子就是支撑屋顶的。脱离了限定的玩法,没法独立支撑起其他想法。
除了搭建类的积木,还有构成某种确定的物体的,暂且称之为完型类积木。
还是宜家的最好,简洁鲜艳,质感高。难度比乐高低很多,拼插不用像乐高那样要对准四个点,只需要对准一个或两个点就行了,一岁之前就可以玩。虽然每个部件有确定用途,但可以有很多组合,让孩子构建起一个范畴的概念,比如都是属于车,但细节可以有很多变化。小人那个非常好玩,每个小人的帽子衣服和表情都可以随便组合,产生有趣的变化和联想。娃能聚精会神玩一个小时,不时盯着小人脸看,自己哈哈大笑起来。
切切乐,两岁左右,会左右手配合了,就能切菜了。这是我找遍淘宝,找到的一家出品最精美还不是密度板的切切乐。除了作为切着玩,还可以发挥想象力,拼成各种奇特的生物,让娃乐不可支。或者拿不同的碗,玩颜色形状分类,或者给爸爸妈妈姥姥分别准备每个人喜欢的菜。玩法很丰富。
另有一类积木属于桌游。
Bunny Boo确实不错,但目前孩子还不太理解“从侧面看跟卡片一样”这个规则。她总是想摆成从上面看跟卡片一样。需要大一点才能理解规则。
这个鲁班塔很不错,不用对齐拼插,很容易搭出来不一样的塔而且怎么搭都漂亮,孩子很容易有成就感。最重要的是规则内化于实物的操作之中。不用语言说明,孩子从玩中很快会自己理解,一样大的两块没法拼合,必须小一号或大一号。这才是好的低幼玩具的思路。
光谱的另一端是“高可塑、无限定、无语言”,如涂鸦,彩泥、沙子、玩水、贴纸等。
这类玩具大体上适合一岁以后的孩子玩,因为大部分孩子在一岁以后口欲反射会减弱,不再见什么都塞嘴里,大人不那么操心。其实具体情况具体看待,蜡笔、积木和贴纸这类玩具,塞嘴里也没事,而且孩子舔几次就知道这不是用来吃的,自然就不会再吃了。小树就是不到一岁的时候经历了一段时间疯狂画画的阶段,一次画一两个小时,没几天就画满了几百页的大白纸本子好几大本。当然还有家里的墙,全部涂满。
比如在寒风中挖泥巴一小时,大人好无聊,又不想当着娃看手机…
或者是自己从灌木上摘小果子,洒一地,然后一屁股坐下慢慢地玩,又是玩一小时拉不走。
在海滩挖沙一整天,吃睡在沙滩,大人差点无聊死,但那个小人被世界上最有趣的事情吸引了,埋头苦干,头都不抬。
在家里也一样,一旦拿出泥巴沙子,准能玩一小时以上。
从只会给泥巴上压笑脸,到现在会帮忙组装眼睛和胳膊腿,泥巴永远是最爱。
6
婴儿的成长关键
这些基本的玩具,最能吸引孩子长久的注意,因为它们可以用无限种动作和力度去操作,并引起明显可见的反应,因而能形成非常丰富的回路。被这种最自然,最根本的乐趣所吸引,自然就形成了长久专注的习惯。
面临着几千几万种玩具的选择,我们不能渴死在丰饶之海中。
本文只是希望从原理上把握玩-快乐-认知-成长的本质,从而提供某种可操作的选择参考标尺。
作为描述现象的模型,现象总是更加丰富的,所以不是一定要无限鄙视某一种,无限追捧另一种,而是避免被其他过度简单化的尺度误导,比如贵的就是好的、花样多的就是好的、别人买的就是好的等等等等。人是万物的尺度,孩子是玩具的尺度。
还有一条不得不提的就是动机。在3岁以前依恋期的孩子,最大的生存动机就是父母的爱。
绘本玩具买买买,然后直接放在孩子面前,大孩子可以,但对小婴儿还不够。就像新生儿如果没有拥抱和抚摸会极大增加死亡率一样,对于婴儿时期的孩子,爱让生命值得留恋并值得去努力。
成长对婴儿来说也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是孩子给了我们一次重生并重新成长的机会。大人如果能时刻提醒自己别把打拼奋斗时养成的目的性和效率观带到孩子的世界,而是换一种身份,跟孩子一起愉快地沉浸在一切本来如此的成长状态中,就能帮助孩子保持探索的动力。
婴儿具有非常强大的潜力和自带的学习成长能力,TA绝不是一张白纸,我们要做的是珍视TA天然的成长愿望和方式。大人要改变自己是所有者、施舍者和创造者的思维定式,尝试从孩子的角度看这个世界,不投射自己的欲望和喜好,谦虚地和TA一起重新用澄明的眼睛看世界。